去年我在阿布扎比防务展看到个稀罕物——中国造的“寂静狩猎者”激光武器,现场摆着一堆烧焦的无人机残骸。沙特人用这玩意儿在2022年真打过仗,一口气干掉十几架敌方无人机,这可是全球第一次实战成功。当时解说员说这东西功率30千瓦,最远能打4000米,听着挺厉害,但美国佬早把射程拉到8000米了,还说不够用。
美国佬搞激光武器最猛,2022年造出300千瓦的大家伙,功率是咱们“寂静狩猎者”的十倍。他们海军今年年初用60千瓦的激光炮打下8公里外的无人机,但议员们还不满意,说射程短、用着麻烦。其实美国海军自己也头疼,这玩意儿功率越大越费电,舰艇得装额外的冷却系统,不然激光器会烧坏。
日本那边走的是另一条路子。他们川崎重工做了个2千瓦的小型激光炮,能打下100米高空的无人机。三菱重工的20千瓦系统射程1200米,听着比中国短不少,但日本觉得够用了——毕竟他们就想着防住本土。为啥突然搞激光?因为2022年韩国空军被无人机群打了个措手不及,日本一看,要是朝鲜搞无人机偷袭,传统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。
展开剩余62%咱们中国呢?“寂静狩猎者”是出口版,国内还有更先进的LW-60系统。据说这玩意儿能硬刚6000米外的无人机,要是光是干扰摄像头啥的,能打到10000米。不过军迷论坛上有人说,中国其实憋着大招——2025年珠海航展偷偷露了点风声,说在搞“分布式激光网络”,多个激光炮联网后射程能翻倍。
激光武器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散热和天气。美国佬舰艇上装激光炮得带大水箱降温,遇上雾霾天准废。日本倒是搞了个“波前校正技术”,在东京湾沙尘试验里命中率能到85%,但成本高得吓人。中国科学院去年出了个超导模块,散热效率比美国好40%,已经用在新装备上了。
有意思的是,激光炮打一枪成本才一块钱,但用多了也麻烦。比如美国海军算过账,给航母装激光防御系统得花十几亿美元,还不如多买几套导弹。不过要是真遇上无人机蜂群,激光炮确实能省不少钱——打掉一架无人机才花个几毛钱,导弹可贵多了。
最近听说北约演习模拟过激光武器对抗高超音速导弹,结果激光炮完全打不着。这说明激光武器现在还是对付无人机、小型导弹的,离打洲际导弹还差得远。但中国和美国都在往这个方向使劲,要是真能突破万米射程,未来海战可能就变成“无声战场”——激光炮开火连声音都没有,雷达都抓不住。
我有个朋友在军工单位实习,他说中国现在激光武器出口猛增,中东好几个国家都买了咱们的系统。不过美国和俄罗斯也不闲着,俄罗斯早就有“佩列斯韦特”激光武器,就是被制裁搞不下去了。现在基本是中美日三国在较劲,美国拼射程,日本拼便携,中国则在实战中不断改进。
说到底,激光武器现在就像智能手机刚出来那会儿,大家都知道好用,但还在摸索怎么用得更好。散热、供电、环境适应这些难题,可能再过五年就能解决大半。到时候要是中国真能把射程拉到12000米,那台海、南海的防御体系就彻底变天了——无人机想靠近都得先问问激光炮同不同意。
发布于:四川省富成配资-股票炒股配资平台-优秀炒股配资门户-北京正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